通过增值评价,名古屋商科大学衡量了在校生在大一和大二学年通用能力的培养情况,并提出了教学改进建议。该校怎么样开展增值评价?怎样使用评价结果?本文将一一阐述。
名古屋商科大学(Nagoya University of Commerce and Business)是日本一所私立大学,该校参与了“推动高等教育满足行业之需”的国家计划,旨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名古屋商科大学着重培育学生的通用技能,包括分析推理、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等。学校开设了包括名为“展望规划研讨课”(Vision Planning Seminar,以下简称“VPS”)的大一学习项目和针对后续年级的系列研讨活动。学校希望学生在VPS中提升通用技能,同时厘清未来学术发展之路。“学校为学生的通用技能制定了8项学习目标,即8项具体能力。”该校经济学系教授川崎信步(Nobuo Kawazoe)说道。这些学习目标和能力具体包括:
然而,在衡量学生的通用技能时,学校发现常规的评价方式有局限,“比如学生在大一的成绩为A,大二时为B,但不能因此断定该学生在大二期间学习退步,因为不同教师评判标准有别,不同学习内容难易不一。”川崎教授解释道。并且他认为,这种结论性评价难以体现学生在某段时间的学习情况,难以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为此,名古屋商科大学尝试利用增值评价来衡量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情况,由川崎教授和学校研究生院伊东裕(Hiroshi Ito)教授负责。结合学校详细情况,二人采用了“通用技能成长报告”(Progress Report on Generic Skills,以下简称“PROG”)这一增值评价工具。
PROG将通用技能分为素养和胜任力两大类。素养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问题解决、概念式思考等能力,胜任力则包括交流沟通、谈判、合作、压力管理、问题解决和组织领导等能力。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素养和胜任力均涵盖问题解决能力,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素养范畴的问题解决能力强调观察学生展现出的逻辑思考和分析能力,胜任力范畴的则关注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是不是具备研究者的素质。
PROG有一套标准化题库,总体得分在1至7之间。评分标准显示,4分是学生在大一结束时应该达到的标准,“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字和图表传递的信息,并能流畅表述出来。”而7分则是毕业生的理想分数,“能合理引用学术文章等的数据和信息,并得出逻辑严密的结论。”同时,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PROG可以提出增强通用技能的教学改进建议。
PROG的测试时间为85分钟(素养和胜任力分别占45分钟和40分钟),题目为选择题、问答题和小论文写作等三大类。
你是公司产品研究开发团队的负责人,你的下属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产品设计的具体方案,但是实践难度很大,需要X公司的市场营销网络以及Y公司的最新技术上的支持。但你所在的公司与这两家都没有打过交道。你会怎么做呢?请选择。
你参加的研讨会要开展全球化相关主题的小组演讲,时间为10分钟。你有20天的时间确定演讲主题并准备相关资料。现在你要制定计划,阐述你将如何完成此次演讲任务。(学生需要参考以下提示信息:收集信息、选择观点、决定主题、分析信息、选定内容、预演及调整、决定小组成员角色等)
一名到韩国旅游的日本大学生发现,韩国年轻人大多不会说日语,而不少接近80岁的韩国老年人却具备流畅的日语听说能力,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学生需要结合20世纪20至50年代韩国殖民地教育背景进行写作。以上三道是有代表性的PROG问题,涵盖了三种问题类型。显然,PROG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那么,名古屋商科大学如何给学生打分呢?
伊东裕教授表示,学校同时会将PROG试题发送给学校“对口行业”的年轻企业家,收集他们的答题数据,并与学生的回答情况做匹配和比较,越接近企业家“抉择”的答案得分越高,反之亦然。
名古屋商科大学利用PROG测试工具在春季学期之初和来年的秋季学期末尾,对同一批大一学生进行了两次测试,“从学校实际来看,低年级学生在课程和学校研讨会的投入时间更多,而高年级学生课程较少,实习较多。在低年级学生中进行增值评价,对教学改进的帮助更大。”川崎教授解释道。同时,除了上文提到的标准化试题外,学校对参与PROG测试的学生进行访谈和调研,问题包括“每周学习多少小时?”“是否有兼职工作,每周多长时间?”以及“对学校开设课程的有效性如何评价?”等,“我们会综合学生两方面的表现来计算分数,同时这些调研信息也能用于学生毕业时整个大学阶段的增值分析。”伊东裕教授说。
从结果来看,以学校在2015—2016学年的首次增值评价为例。在大一PROG测试中,学生“素养”得分中位数为3.09,“胜任力”得分中位数为2.91;在大二PROG测试中,这两项分别为3.16和3.2。通过一系列统计学检验之后,学校得出结论:经过两年的大学学习,学生的通用技能培养情况不佳,“素养”相关能力增值微乎其微,“胜任力”能力增值稍微较好。“这一结论促使学校深入分析,改进教学。”伊东裕教授表示。
川崎和伊东裕在分析测试分数和学生访谈调研结果后,发现造成这一结果(培养成效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PROG关注的通用能力并不能完全覆盖学校制定的学习目标,例如学校比较关注的道德修养和国际视野在PROG中并没有得以评价。对此,学校与第三方调查研究机构合作,将学习目标的评价量表和学生自评融入了PROG中。同时,学校借由第三方机构联系了700余名年龄在25至49周岁的跨国公司员工和管理者,将之后的PROG测试题发送给他们,以这些“跨国人士”的回答情况来评判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此外,PROG测试和学生访谈都凸显了学生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根据2013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日本大学生每周平均课下学习的时间不足4小时,在我们学校情况也类似,甚至有些学生表示每周自主学习时间不足一小时。”川崎表示。对此,学校推出了额外自修计划(self-study extra point system),学生每学期在图书馆学习时间达到100小时就能获得额外学分。此外,“我们提议学校提供更有趣的学习内容,采用更有趣的教育学生的方式,从根本上吸引学生学习。”川崎教授补充道,例如采用主动学习法教学等。学校对一门采用了主动学习法教学的课程研究发现,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适应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均有提升。
正如川崎教授所说,名古屋商科大学尝试PROG评价的目的不是“颠覆”现有的通用技能培养课程,学校希望“打磨”出能有效判断学习目标且支持培养目标的增值评价方式,“可以说,在通用技能备受重视的情况下,任何大学都应当合理评测学生通用技能的增长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培养问题并进行改进。而增值评价正是有效手段之一。”
☞回复“高职相关度”或“本科相关度”,分别获取2022届本科或高职专业相关度较高专业TOP20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