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投行小酒馆。我是一名坚守在投行一线的从业人员。在这里,我将为您全方位剖析A股长期资金市场全景,分享最新案例,总结数据经验。
关于北交所IPO的研发要求,有两个文件至关重要,一是《北交所上市业务规则指引2号》,二是《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创新性评价专刊》。
这两份文件的发布,无疑标志着北交所对科学技术创新企业的要求迈向了新高度,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创新属性和研发标准。
2024年12月申报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其反馈问询函近期已陆续披露。从这些问询函中能够准确的看出,审核部门在研发方面问了许多具体问题,且问题非常细致。
若企业在筹备上市的前期阶段未能充分重视研发投入及管理,那么面对审核部门抛出的这些专业且深入的研发问题,恐怕将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甚至有可能在反馈问询环节就遭遇阻碍,导致上市之路步履维艰。
2、研发人员的学历、专业背景、技术知识、履历等是不是具备研发相关的能力,是否与所在研发岗位相匹配。
3、研发工时填报、审批及复核的具体流程及其客观证据留痕,是否有考勤记录、派工单、工作日志等底层资料支持。
5、各期研发领料的投入产出及结存情况,投入产出比与公司生产数据来进行对比,与同行业公司作对比;
6、研发过程中是否形成研发样品或样机、废料及其最终去向,相关会计处理及涉税处理的合规性。
7、各期列报的研发费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申请所得税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9、结合发行人目前的主营业务和盈利来源,说明报告期内研发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相关研发成果和专利产生的经济效益情况。
10、研发项目管理(立项、过程、结项)、研发投入归集核算(采购、领用、结转、留存)、研发工时管理(填报、统计、复核)等研发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执行。
由此可见,研发拼凑的时代已然成为过去。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环境中,若企业仍不忽视研发投入,不仅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还会在上市的征程中面临重重困境。
根据申请文件及公开信息,(1)报告期内,发行人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70%、1.27%、1.66%和1.26%。
(2)2022年发行人研发费用中包含了科技创新奖励;2024年上半年发行人新增8名研发人员,发行人对部分董监高按照总工时50%计入研发工时。
(3)发行人研发费用主要核算产品研发小试、中试阶段以及设备研发所发生的支出,发行人自主研发设备投入均计入研发费用。
请发行人:①说明各期研发人员参与非研发活动、非研发人员参与研发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计入研发费用的金额、占比、核算依据和客观证据等),研发人员专业背景、履历情况、具体工作内容,是否具有研发相关的能力、技术知识和经验,并结合上述情况说明研发人员的认定是否准确,成本费用分摊的相关内控是否健全有效。
②说明2024年上半年大幅增加研发人员的原因及必要性,研发人员人均薪酬水平显著高于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
③结合相关人员对研发项目的具体贡献、研发工时投入情况、胜任能力、发行人对科技创新项目奖励办法施行情况、内部审议程序及客观证据,说明2022年科技创新奖励的真实合理性,以及前述奖金的个税代扣代缴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情况,并结合对其资金流水核查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异常流向。
请发行人:①说明发行人与报告期内研发项目相关的原始单据是否存在缺失、审批流程是否存在瑕疵,是否存在原始单据倒签、审批流程后补等内控不规范的情形,并说明前述情形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对发行人研发费用真实准确性的影响。
②说明研发项目中同类费用在小试、中试和外试分别核算、列示的区分依据,相关内控制度及是否一贯执行。
③区分研究开发阶段、生产阶段,详细说明自研设备的形成、使用过程,各期设备研发涉及的支出金额、明细及归集方式;
并说明自研设备未确认资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或行业通行做法,并测算剔除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④说明发行人各期研发费用率远低于可比公司是由于研发试制成品核算方式不同的依据,以及发行人研发费用核算口径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口径的差异是否对发行人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存在潜在不利影响。
(2)说明针对发行人研发项目管理(立项、过程、结项)、研发投入归集核算(采购、领用、结转、留存)、研发工时管理(填报、统计、复核)的核查方式、核查比例、核查结论。
根据申请文件:(1)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915.66万元、511.09万元、821.68万元和625.02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68%、5.57%、7.44%和9.55%,2022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4.18%,主要系2022年公司承接了较多国拨项目及集团内研发项目,项目投入未计入研发费用。
(2)公司工时管理系统于2024年启用,2024年上半年仅有数据归集功能。
根据申请文件:①保荐工作报告显示,公司将研发工时超过50%且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认定为研发人员,2021年至2024年6月研发人员分别为11人、11人、20人和7人,2023年人数高于其他各期。
②公司研发人员包括研发部员工和检验检测部员工,检验检测部职能为检验检测业务的具体实施和质量控制。
请发行人:①说明公司研发人员情况,包括人数、所属部门、专业、学历、占全部员工的比例等,报告期内研发人员数量变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与研发项目是否匹配;
说明2023年新增研发人员的具体来源(内部培养/外部招聘)、进入公司时间、学历构成及从业经验等情况,是否存在突击增加研发人员的情形。
②详细说明研发人员的确定和划分依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研发人员认定标准在报告期内是否保持一致,说明保荐工作报告、2023年年报、中介机构底稿研发人员数量披露不一致的原因。
③说明研发部研发人员、检验检测部研发人员、检验检测部生产人员的数量及占比、具体工作情况、认定上的区别等,是否存在人员混同,研发人员认定是否准确合规。
根据申请文件: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工时占比50%以上的退休返聘人员分别为0人、1人、9人和12人;2022年、2023年研发人员和研发工时占比50%以上的退休返聘人员分别为12人、29人,2023年增长17人。
请发行人:①说明公司研发费用的构成情况,与同行业是否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原因及合理性。
②说明报告期内研发项目、研发进度、研发费用的归集过程、研发成果产业化程度及收入贡献情况,是否与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研发人员数量波动情况相匹配。
③结合业务流程,说明在工时管理系统建立前/后,发行人工时管理的具体情况,相关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结转过程,发行人工时管理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
公司对于检测人员、设备和研发人员、设备的划分方式,是否存在检测和研发人员、设备混用以及相关成本费用核算不准确的情形并说明原因,如何区分生产成本和研发支出。
④说明报告期内工资薪酬计入研发费用的人员情况,包括数量、类型(签订劳动合同/退休返聘合同;研发人员/非研发人员)、所属部门、平均薪酬等,研发人员和研发工时占比50%以上的退休返聘人员的平均薪酬与同行业、同地区类似公司研发人员及发行人其他岗位人员平均薪酬的比较情况,说明2023年研发人员和研发工时占比50%以上的退休返聘人员数量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⑤报告期内发行人是否存在将其他成本费用归集于研发费用的情形,说明具体情况、发生原因及影响,后续规范整改有效性。
根据申请文件,发行人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2,077.88万元、3,905.90万元、4,291.91万元和1,721.79万元,主要为职工薪酬和研发材料,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45%、8.55%、6.67%和5.36%,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发行人报告期内专职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报告期内主要采用手工填报方式统计研发工时。2021年初结转资本化项目并形成专利权及非专利技术3,701.52万元,相关项目资本化时点均为2018年。
请发行人:①列示各期末研发人员数量增减变动情况,说明与研发项目数量、进展情况的匹配性;
结合《北交所上市业务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2-4研发投入相关要求,说明发行人依据研发工时占比认定研发人员是否准确合规;
说明研发工时填报、审批及复核的具体流程及其客观证据留痕,是否有考勤记录、派工单、工作日志等底层资料支持,如何确保相关数据的真实准确性。
②说明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明细变动,且职工薪酬占比增长但材料费占比下降的原因,研发费用率2022年后逐步降低且总体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
结合核心技术人员的认定依据和方式,说明将主要承担管理职能人员确定为核心技术人员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人员薪酬的处理方式。
③结合研发项目情况、资本化条件和依据,逐项对照说明报告期内研发支出资本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相关处理是否具有合规性、谨慎性和一贯性。
④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与客户的合作研发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原因、合作过程、研发费用及分摊情况、研发进展、研发成果及应用情况,相关合作研发与购销业务的关系,是否存在相关利益安排。说明公司与合作研发单位存在应收款项的原因。
⑤说明委外研发的具体模式、相关费用的具体核算情况,与委外研发费是否匹配。
(4)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归集核算准确性。公司研发费用主要由耗用材料、职工薪酬等构成,存在产研共线情形。请发行人:
②说明各期研发人员的数量及占比、学历构成、部门分布情况,研发人员人均薪资水平与同行业公司的对比情况;
结合部门设置及工作内容、研发工时占比、聘用形式等,说明研发人员的认定范围及依据,研发人员参与非研发活动、非研发人员参与研发活动的具体情况,研发工时填报、统计、复核的具体流程,各环节客观证据留痕,如何确保相关人员薪资在研发费用与项目成本之间的划分归集准确,相关内控是否健全有效。
③说明研发费用-耗用材料的具体构成、用途、各期金额变动原因,与研发项目的匹配性,研发领料、使用、结存流程及内控措施,产研共线情况下如何区分研发领料与生产领料,是否存在混淆情形,各期研发领料的投入产出及结存情况,是否形成研发样品或样机、废料及其最终去向,相关会计处理及涉税处理的合规性。
④说明各期列报的研发费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申请所得税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根据申请文件,(1)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310.56万元、368.53万元、454.93万元和274.9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02%、5.73%、4.27%、4.18%。
(2)公司已获得4项发明专利,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且其中2项为受让取得。公司研发人员共26人,占公司员工人数的比例为10.08%。
(3)公司协同苏州大学、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做合作研发针对高温合金金属密封件塑性成形以及高温合金新材料研发塑形项目。
(4)发行人在设计开发技术、自动绕圆技术、热处理技术、工装优化设计技术、自动化检测技术等方面行业领先。
(5)公司产品的生产主要涉及精密加工环节,部分非核心生产环节委托给外协厂商完成,外协加工的工序主要为拉丝,将棒料等材料通过拉拔等工序处理成为扁丝。
请发行人:(1)结合研发人员具体职务、参与的研发项目及分工、是否同时从事研发活动与其他生产、管理活动及相关工时记录、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区分标准等,说明研发人员的范围、认定依据,相关人员是否具备研发能力,是不是真的存在不当认定研发人员的情形;
结合研发人员认定情况、其薪酬水平是否与当地薪资水平或可比公司一致、实际研发费用与加计扣除研发费用之间的具体差异原因等,说明研发费用中员工薪酬归集的准确性。
(2)结合研发项目领料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研发材料投入的具体去向、形成产成品、废料、送样等情况、是不是真的存在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共同用料情形等及材料费用的归集方法,说明研发费用中材料费用准确性。
(3)结合研发投入、研发人员认定、知识产权数量、成果转化等情况,并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情况,说明发行人是不是真的存在研发投入不足的情况,公司研发机制、研发人员、研发强度是否能满足研发需求。
(4)结合受让发明专利、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情形,说明发行人研发创新是否依赖于其他第三方的技术支持或外购,发行人是否具备独立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说明部分专利继受取得的背景及合理性,出让方与发行人及相关方是不是真的存在关联关系,相关转让是不是真的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
(5)列表说明公司核心技术、发明专利、研究成果所应用的具体产品及收入占比、是否应用于生产关键环节,结合发行人目前的主营业务和盈利来源,说明报告期内研发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相关研发成果和专利产生的经济效益情况。
80后 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 TOP 10投行一线从业人员 专注深耕资本市场,沉淀超十载宝贵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所发布的内容基于公开的信息编制,因此不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本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犯版权或权益的请及时告知我,我会在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做出调整。
对抗升级!特朗普怒了:哈佛大学不再“体面”,应对其征税!白宫回应:总统希望得到道歉!哈佛多项研究叫停,实验猴等动物将被迫安乐死
哈佛大学和特朗普政府的“对抗”进一步升级。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近日,美国联邦政府以冻结联邦经费为要挟,要求多所高校“整改”,美国著名私立学府哈佛大学则选择“硬刚”。据央视新闻,哈佛大学4月14日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其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进行大幅改革的要求。
美债遭遇20 年最惨抛售,人民币却走向全球第三,特朗普害怕的事发生。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一场金融格局的大变革正在悄然上演。
午睡超过这一段时间,死亡风险增加30%!(极目新闻、央视新闻) #打工人 #健康 #健康科普 #科普 #睡眠
山西“订婚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处女膜未破裂影不影响罪的认定?#媒体精选计划
订婚案宣判在即男方很平静 男方已被羁押712天,当地村民谈订婚案:不理解(极目新闻)
记者: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近日发布《2025年情报界年度威胁评估》报告称,中国是美最大军事和网络威胁,“中国军方可能计划使用大语言模型”开展信息欺骗行动。
新加坡启动2025年大选,李显龙谈美关税:少了美国,其他几个国家仍可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15日,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总理黄循财的建议下解散国会,2025年新加坡全国大选正式启动。
84岁老太被大女儿带出养老院,取光40万存款;送其入院 小女儿:外出未经我同意,养老院应担责
不料却在黄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其母被数十年未来往、与前夫生的大女儿私自带出养老院,取走老人银行账户40万元。
却发现放在里面的黄金饰品。12日凌晨1点半左右,阎先生洗浴完毕准备离开,打开更衣柜时却大吃一惊,放在柜中的两件黄金饰品竟然不翼而飞。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是否谁能想到甲亢哥的一次中国行竟然炸出了势力。而他就是靠着“爱国、爱妻”人设,赚得盆满钵满的网红李美越。